2-20-2025

@57 好书值得读多遍,年轻时读过不少好书,却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,没有品出啥滋味。

2-19-2025

@56 要用自己的话写笔记,照抄原文或摘录只是做简单的归档。

2-17-2025

@55 博客:一个永无止境的纯文本生产力工具
https://www.usmacd.com/cn/single_txt_productive_tool/

@54 AI 真正的影响是会继续放大人和人之间的差距。

@53 书中的文字,是写给大脑的 Prompt 。

2-14-2025

@52 微博是个不错的信息源,只是过滤的成本大。有不少高质量博主,只在微博上发信息。

@51 研究技术分析,一定要读一下缠论原文,简中世界最好的技术分析教程。

虽然缠论的语言晦涩难懂,还夹杂大量的数学推理,还是值得研读一遍。

2-12-2025

@50 朋友之间是各取所需, 这些需求包括:陪伴(包括陪玩耍),利益交换,帮忙办事等。#@41

2-11-2025

@49 衡量一个人成长的真正标准不是他知道多少,而是他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做了什么。

2-10-2025

@48 今后的十年里,每个人都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:

个人如何在人机大战中保持优势。 ( 机:人工智能、人形机器人 etc. )

@47 没有什么独立开发,一人公司才是真实的情况。

2-8-2025

@46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比起来,更容易获得有效的输入。获得源源不断的输入后,开放系统进化和迭代的速度将大幅提升,这是封闭系统不具备的优势。

@45 博客:《无意识偏见》 https://www.usmacd.com/cn/unconscious_Bias/

2-7-2025

@44 买火车票,有两种技巧「买短乘长」和 「买长乘短」。

买短乘长,就是先买短路程的车票上车,后面补上长路程车票的差价,在春运等高峰有风险。
12306 允许买长乘短的行为,但超出乘车区间的票价不退。在中途的火车站上车,12306 网站建议提前取纸质车票,但目前只有报销凭证了。
在中途的火车站上车,直接刷身份证或二维码即可上车,刷不过就走人工通道。

@43 费曼的12个最喜欢问题清单策略的效果由问题质量决定。我曾经花费 8 年的时间思考错误的问题,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惨痛的经历。

你是否在思考正确的问题?

2-6-2025

@42 很多知识付费产品在内容上做了大量简化,和正规的教材比起来不够严谨,整体上也缺乏体系。

1-30-2025

@41 今年没发几条拜年微信,不出意料也没收到几条拜年微信。越长大越孤单,能有几个朋友已属难得。

1-23-2025

@40 开放思维模型的基本理念:

1. 认知是有限的
2. 偏见是普遍的
3. 持续学习是必要的
4. 多角度思考是明智的

@39 在搜索引擎时代,关键字将决定能否获得“正确”的答案。在 AI 时代,提问的质量将决定能否获得想要的结果。

AI 的回答是输出也是输入,每次提问都很重要。

如果你不懂,你就无法判断 AI 的回答正确与否,也无法问出高质量的问题。

1-22-2025

@38 通过一年的实践,我发现在空白页面上使用纯文本记录的优势。

面对大量的空白,脑子里闪过的是当下思考的事物。我相信卢曼写一张崭新的卡片时,也是这种感觉。

卸载大脑中的各种闪念,只专注当下你想记录的洞见。

1-21-2025

@37 独立思考不同于孤立思考,它强调敢于质疑权威、拒绝盲从,并依靠自身的理性和逻辑来形成判断。#@33

@36 最好的投资永远是投资自己。

要想得到某东西,要让自己配得上它。 -- 查理・芒格

@35 付出的努力会慢慢发挥它的影响力。 岁月会给你一些你想得到的东西,同时也会拿走另一些宝贵的东西。

@34 金钱购买的是他人的劳动时间。 买入资产是看空法币。

1-20-2025

@33 独立思考和孤立思考不同,强调的是不惧权威,不从众,通过自己的思考和逻辑推演得出结论。

@32 我和几个朋友交流投资后,发现几个投资的坏习惯。

1)很多人仍然停留在打听小道消息的炒股模式
2)只买自己“熟悉”的股票,而不是真正看懂了生意模式

这些朋友投资的时间超过十年,但对投资和交易的概念完全不理解。

1-17-2025

@31 对事物的理解是不断修正、螺旋前进的。看到别人说一个事物「本质」,不假思索地如获至宝一般,是思考的惰性。#@28

1-16-2025

@30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当人们在玩抽象时,大师们却在讲大白话。大师们使用生动的比喻,鲜活的语言,让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。

芒格:手拿铁锤的人,看什么都像钉子
巴菲特:潮水褪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

1-14-2025

@29 智慧与成熟

智慧是一种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思维能力。

校验一流智力的标准,看你能否在头脑中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,还能维持正常的行事能力。

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,看他是否能够承受得更多来自生活的打击。

@28 我们要警惕「本质论」,上来就说本质是有害的。#@14

同样的,抽象名词“性度力”也需要警惕。

- 力:《自控力》《演讲力》《说服力》《沟通力》《领导力》
- 度:专注度、自由度、可信度、依赖度
- 性:显著性、安全性、易用性、自觉性

1-9-2025

@27 博客: 12306 买火车票的一些经验
https://www.usmacd.com/cn/12306_train_ticket/

@26 根据最近两年的抢票实践,12306 app 购买最靠谱。 各类公开的抢票软件,因为接口稳定性,cdn 缓存,大数据研判等因素,抢到票的概率大幅下降。

1-6-2025

@25 周末和一位前辈聊天,他输出了不少精彩观点。

1)夫妻同频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原因
- 夫妻双方在认知上较为接近,能快速达成共识,减少冲突
- 认知一致,能减少夫妻双方在日常沟通中的摩擦

2)美国家长教育理念的先进之处
- 美国家长更能顺应孩子天性,美国小孩的运动能力普遍较强
- 美国家长尊重和发掘孩子的兴趣,不是一味地卷孩子的学习成绩

3)父亲不能在子女教育中缺位
- 母亲关注过多细碎事物,会导致孩子的大局观减弱
- 身教大于言传,父亲在解决冲突,面对困难的表现,会影响孩子的一生

4)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,有利于个人成长
- 个人应该主动和社会中的人和事建立链接,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
- 个人应该努力成为对 家庭/家族/公司/社会 有贡献的人,一个有责任感的人

1-3-2025

@24 这两天,岳父和岳母两人,前后脚相继住进了医院,心情沉重。随着父母的健康状况慢慢变差,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会变得愈发艰难。

人生中该经历的事,谁都无法逃脱。记得,芒格曾经说过一段话:

「面对困难,我还有一个观点。人生的困难一个接一个,每个困难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,都是我们表现自己的机会。
我建议大家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困难。特别是等你们上了年纪的时候,这个态度非常有用。」

共勉。

@23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是坚定的“延迟满足”推崇者。抖音却是一个让人及时满足的算法机器。 #@20

@22 我在 Logseq 的 Journal 中有两个保留内容 生活随记 和 每日心得 这是提醒我每日进行反思性写作。

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,一定要直面自己的内心。

1-2-2025

@21 得到今楷,应该是「仓耳今楷01-W03」 。 这个字体有一种古朴的感觉,非常不错。个人感觉比 「霞鹭文楷」 要好得多。

@20 想赚更多的钱 -> 顺着人性。提高赚钱能力 -> 逆着人性。

12-30-2024

@19 我思考过「卡片笔记法」实际效用的问题。 这套方法主要问题有两个:

- 1)除了卢曼自己写的文章,并没有可靠的参考资料.
- 2)木质卡片盒的物理索引方法,不能发挥数字信息系统的优势。

社会学的学术研究是卢曼的主要工作领域。学术研究的高度严谨性,要求所有的理论研究都可以溯源。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套笔记方法,维护成本太大,并限制了创新思维。.

在如何发展一个想法的方法论上,卢曼的贡献不可磨灭。

12-27-2024

@18 我写了很多年的博客,大多数文章和技术相关。

现将非技术类的文章统一整理到 #曼福吉的分享 标签下, 或许您可以从那开始阅读。
https://www.usmacd.com/tags/%E6%9B%BC%E7%A6%8F%E5%90%89%E7%9A%84%E5%88%86%E4%BA%AB/

@17 笔记的方法:在同一个地方,用一致的风格和完整的句子,记录你的洞见。

- 把笔记保存在同一个地方避免了笔记分散,查找内容也比较方便。
- 当我们以一致的标准写笔记时阻力是最小的,关注的是笔记的内容。
- 思考时使用完整的句子,看似简单实则困难。大脑中不经思索冒出的碎片,多数经不起推敲。
- 新的观点、新的洞见、新的想法,是笔记系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。

12-26-2024

@16 李录总结的价值投资理念,变成六条了:

1. 股票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。
2. 市场先生提供给价值投资人的是服务,而非指导。
3. 投资必须要有充足的安全边际。
4. 投资人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圈。
5. 去有鱼的"湖"钓鱼。
6. 财富是经济体中的购买力占比。

12-25-2024

@15 在前进的过程中,方向比速度更重要。

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,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前进的努力程度。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,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。

12-24-2024

@14 Claude :"智能本质上是一种压缩能力" 过于简化了智能的本质。

智能包含许多其他关键特征:

1. 创造性思维:能够产生新的、独特的想法,这超出了简单的压缩概念。
2. 灵活适应:能在新环境中学习和调整,这比单纯的数据压缩要复杂得多。
3. 抽象推理:能够处理假设情况和进行逻辑推导,这涉及的是信息的转换和重组,而不仅仅是压缩。
4. 情感智能:理解和回应情感,这难以用压缩算法来完整解释。

现代的人工智能系统(如深度学习模型)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着"压缩"——它们从大量数据中学习模式,并用这些模式来理解新的输入,但它们的功能远不止于此。

@13 我用「沉浸翻译」Chrome 插件,制作了一本双语的电子书,准备尝试一下这种阅读方式。Owen 的设置界面搞得不错,调整参数后,我本地部署的 LLM 模型可以正常使用。

点击「沉浸翻译」Chrome 插件的图标,左下角可以看到制作 PDF/epub 的功能。
沉浸翻译 制作电子书的功能是免费的,挺不错。

12-20-2024

@12 在 Claude 上使用宝玉的翻译 prompt,效果不好。 我自己写了一段 prompt  顺利完成任务。.

```
prompt: 将英文内容翻译成中文,不要遗漏任何信息,遵守原意和段落结构,让表达符合中文表达习惯。在没有完成全部翻译前不要中断,请继续输出全部内容。.
content:
```
12-19-2024

@11 H公司的 “四个一活动”: 阅读一本好书、结交一个朋友、参与一项运动、培养一项爱好。

@10 「相处之道」昨天晚上和家人聊天,交流了如何进行沟通和分享的问题。家人的观点是有时候分享并不是希望对方发表观点,只是精神上希望得到对方的鼓励。..

理科生的习惯是从最基础的定义开始,分析可行性,并尝试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,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是对方期望的。  讨论后觉得希望深入探讨的问题,直接就明确,如果只是纯分享,就充当一个合格的听众,多赞扬。

@9 博客:《Dell Optiplex Tower Plus 7010 内存的兼容性问题》
https://www.usmacd.com/cn/dell_optiplex_tower_plus_7010_ddr5/

12-17-2024

@8 昨天几个老同事聚会,最成功的一个说了句话:「选择大于努力」。 决定人生的从来都不是机会,而是选择。

12-16-2024

@7 教育的本质,是培育健全人格;教学的本质,是引导个性化学习。.

国内的教育,大多数仍然停留在大量的刷题上,不容乐观。

12-11-2024

@6 前两天和师兄聊天,师兄说了二个观点耐人寻味。.

- 1)开源软件的兼容性不如商业软件,给人很随意的感觉。
- 2)源码开放性带来的分散,积累较难有效累加。.

对于我来说,只要问题有解,无非是多花一些时间。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基本就是无法使用。.

开放和封闭,各有优缺点,不能一概而论。.

Android 系统分散化的更加严重。 很多厂商无法顺利跟进上游的补丁。 Android 新版本发布,一堆 App 就出现闪退。

@5 stock-view Chrome 插件 1.9.2 发布:

- 支持A 股、港股、美股
- 样式更新
- 更新到 manifest v3

https://github.com/henices/stock-viewer/releases/tag/1.9.2

12-10-2024

@4  好久没有聊「知识管理」话题,知识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把记笔记这事给复杂化了。

 我写了下面的博客文章,供参考:

- 知识管理的效率陷阱:https://usmacd.com/cn/PKM_faults/
- 几秒钟内整理数字生活的系统:https://www.usmacd.com/cn/PARA_methd/
- 我的 Logseq 使用实践:https://www.usmacd.com/cn/logseq_practice/

12-19-2024

@3 昨天天气不错,在操场上跑了 3 公里,感觉良好。 跑完后,一扫疲倦。 我喜欢游泳,向来不太喜欢跑步,现在却体会到跑步的魅力。 有人说 「跑步是中年人的自我救赎」,很有道理啊。

12-15-2024

@2 旧文:《拓展训练心得》这是一篇写在 2007 年的旧文,文章的内容并没有过时,修改了几处语病和错别字。
https://www.usmacd.com/cn/some_thoughts/

12-4-2024

@1 家长会上,语文老师觉得审美能力很重要,夸奖孩子们的小报画得好。 后面又说,PPT 其实是要有审美的,现在写 PPT 很重要 😄️

独立开发同样需要审美在线。 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体现出来。美术,音乐,书法,这些学科的作用,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。